铿锵玫瑰 为爱筑梦
——专访海利尔投资集团董事长唐学书女士
海利尔投资集团董事长唐学书女士
In the 1990s, in the beautiful coastal city of Qingdao, facing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market economy, Tang Xueshu, a military officer, was not content with the routine military career. He resolutely resigned to go into business and founded Qingdao Hailier Investment Group Co., Ltd. "When I made this decision, I kept it from my parents for fear that they couldn't accept it."
深夜,在整个城市陷入沉睡的时候,已年过六旬的青岛海利尔投资集团董事长唐学书还在处理着公司的各种事务。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是唐学书对自己事业执着追求的人生格言,作为一位民营女企业家,在商界摸爬滚打20余年,她用女性特有的铁腕与柔情,缔造了海利尔的今天。
从军旅到商海的华丽转身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青岛这座美丽的海滨城市,市场经济的浪潮汹涌澎湃。唐学书,一位部队军人,不安于按部就班的军旅生涯,毅然决定辞职下海,创办了青岛海利尔贸易有限公司(海利尔原名)。这一决定,不仅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也为海利尔集团的未来埋下了伏笔。“当时做出这个决定时,一直瞒着父母,怕他们接受不了。”唐学书回忆道,父母在大半年后得知她下海的消息后,充满了不解与担忧。作为家中的老大,唐学书从小就是姊妹中的主心骨,要强又敢于担当,而正是这份责任促使她放弃了光鲜的军旅生涯,投身商海。
从最初的商业贸易到钢材产业,再到如今围绕智能制造向智能环保、物联网等新兴产业迈进,唐学书用敏锐的市场嗅觉和战略眼光,带领海利尔紧跟国际前沿趋势和国家发展战略稳步前行。尤其是近年来,面对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在钢材产业整体下行的大背景下,海利尔集团积极响应经济新常态下,国家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供给侧改革战略,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与北京首钢集团合资成立“首钢(青岛)钢业有限公司”,为马士基、铃木、海尔、海信、万华等国际一流企业提供钢铁产品技术服务及智能定制等成套解决方案,建成智能工厂2个,成为产业智能转型的典范。
海利尔的发展历程,是一部不断转型和创新的历史。从最初的商业贸易到钢材产业,再到如今围绕智能制造向智能环保、物联网等新兴产业迈进,唐学书用敏锐的市场嗅觉和战略眼光,带领海利尔紧跟国际前沿趋势和国家发展战略稳步前行。尤其是近年来,面对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在钢材产业整体下行的大背景下,海利尔集团积极响应经济新常态下,国家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供给侧改革战略,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
经过21年的发展,海利尔投资集团已经发展成为一家集智能制造、智能环保、智能服务、智能教育、智能金融五大发展版块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集团。集团控股和参股的企业52家,年产值近百亿元。海利尔集团不仅在青岛本地取得了显著成就,还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拓展业务。集团的智享汇智造+产业链集群,以智造+产业链为核心,向智能智造、节能环保、科技金融、科创文旅全面发展。
铁腕柔情铸就企业传奇
一向低调的唐学书很少接受媒体采访,但这次因为是首钢来的,她格外重视,带我们参观了她的办公楼和工厂。随着采访的深入,她逐渐打开了话匣子,同我们聊起了她的传奇经历。创业一定是艰辛的,尤其是一个毫无经商经验的女人想要在坚硬的“钢铁汉”中闯出一片天,艰难和辛苦可想而知。她有点激动地说:“很少跟人说那段历史,真是太苦太难了。”那时,她带着几个兵一起出来闯市场,住在招待所里,什么招都想了,最后还是朋友帮助了她。她说:“我没有退路,必须向前,看着跟我出来的那几个兵我也要坚持下去。”就是凭借着军人的那种韧劲和不服输的拼劲,她硬是扛过了那段没钱、没人、没货的艰难时期。
创业之路充满荆棘,对于女性企业家而言更是如此。唐学书,这位在商海中拼搏的女性,深知其中的艰辛与不易。她曾背着包跑市场,饭桌上拼酒,四处找人谈合作,这些本该男性来承担的事情,她都勇敢地尝试过。为了事业,她甚至顾不上照顾自己的孩子,心中充满了对家庭的愧疚。然而,这份愧疚并没有成为她的负担,反而化作了对企业和员工的关爱与付出。
海利尔集团从成立之初,便成立了爱心基金会,由唐学书亲自担任会长。她用母亲般的关怀,让员工在家庭出现困难时感受到公司的温暖。公司从最初的四五人发展到现在的两百多人,唐学书对每一位员工都了如指掌,她用真心和关怀让他们在这里找到自己的价值。员工们亲切地称呼她为“唐妈”,在她的鼓励和影响下,公司形成了一种全员生发、共同进步的企业文化。
唐学书把每名员工都当作家庭的一员,定期分享成功的喜悦、失败的经验,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她经常听着员工的分享而感动落泪。在她的鼓励和耳濡目染下,公司自下而上实现了全员生发,共同进步。员工们不仅提高了职位和收入,更改善了家庭状况。唐学书安心地说:“现在即便忙的时候一两个月不回来一趟,公司也会照常运转,他们会像家人一样随时随地汇报工作,尽心尽力处理问题,让我能安心地向更广阔的领域拓展事业。”
唐学书的领导风格铁腕儿又不失柔情,优雅又不失豪情,给接近她的人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公司里有许多员工被她的气质所吸引,成为了她的“粉丝儿”。她把海利尔的使命定位为“成就员工梦想,建设幸福企业”,这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是她真实的人生写照。
在海利尔集团的办公楼里,随处可见企业文化标识,如“首钢服务、首钢品牌、首钢创造”的首钢文化,以及“站在国家立场,时刻有爱国强国之心;站在用户立场,时刻有创造价值之心;站在企业立场,时刻有创业改革之心;站在员工立场,时刻有造福家人之心;站在对方立场,时刻有托起他人之心;站在产品立场,时刻有创新引领之心”的六大立场等,这些文化理念构成了海利尔文化体系深厚的底蕴和丰富的内涵。
以公益之心铸就企业辉煌
海利尔投资集团董事长唐学书女士,不仅在商业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更在公益事业上展现了深厚的社会责任感。自公司成立至今,唐学书女士始终秉持着“利他思维”,每年都会拿出集团净利润的1%用于公益事业,用实际行动回馈社会,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唐学书女士的公益行动涵盖了多个领域。她不仅爱心捐助了上百名困难员工,还定期到敬老院、学校进行慰问,为贫困学生家庭送去生活和学习用品。在面对自然灾害时,海利尔集团总是挺身而出,积极捐款捐物。例如,在汶川地震和雅安地震期间,唐学书女士带领员工主动捐款,展现了企业的担当。此外,她还在青岛海洋大学法学院、重庆电信学院分别设立了“助学基金”,帮助莘莘学子实现梦想。
唐学书女士的公益精神不仅体现在对社会的贡献上,更融入到了企业的文化之中。海利尔集团从成立之初就成立了爱心基金会,由唐学书女士亲自担任会长,让员工在家庭出现困难时感受到公司的温暖。她用母亲般的关怀对待每一位员工,公司员工也亲切地称呼她为“唐妈”。在她的影响下,公司自下而上实现了全员生发,共同进步,人人都把企业当成自己的事业,当成自己的家。
唐学书女士的公益行动和企业社会责任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她先后被APEC企业峰会组委会授予“年度女性管理奖”、青岛市妇联授予“最优秀青岛女人”等荣誉称号,并被推选为四川省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副会长、山东省四川商会党委书记、青岛市经济学会副会长。这些荣誉不仅是对她个人的认可,更是对海利尔集团在公益事业上所做贡献的肯定。
关于未来,唐学书说,她将继续秉承“用户价值、结果导向、勇担责任、团队精神”的核心价值观,践行“实现员工梦想,建设幸福企业”的神圣使命,坚持“以智能定制+引领产业升级,以平台创业实现全员创富,以公益创投践行社会责任”发展战略纲领,把海利尔打造成为国际一流企业孵化平台引领者。
拳拳赤子心,殷殷报国情,唐学书始终以一颗坚定执着的决心和敢打必胜的信心,实现人生的价值,朝着梦想,昂首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