睿鸷人物 天天学农创始人兼CEO赵广:互联网时代,农村成为职业教育场景落地的新选择

天天学农创始人兼CEO赵广:互联网时代,农村成为职业教育场景落地的新选择

  农民不是互联网遗民,没有被技术和机械所淘汰,“互联网+移动端”为农民提供了便捷的知识学习和问题沟通解决的平台,使种植不断向科学化、高效化转型发展,原有农民的知识体系在不断更新完善。
  此外,土地流转促使农田向适度集约化转变,消费升级刺激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农民”职业化倾向明显,不仅出现了返乡创业的热潮,年轻一代创业者也不断地将目光聚焦在农业领域。
  农村作为农业产业的变化的基点,“农民”逐渐变成一种职业选择。在这种情况下,有哪些职业教育创业切入口呢?天天学农创始人兼CEO 赵广向笔者分享了他的观察和看法。

  笔者:消费升级后哪些会影响农产品的经济收益呢?
  赵广:一是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比如种植猕猴桃,原产地是中国湖北,但是为什么卖得最好的是新西兰?其实,是因为新西兰对原品种进行了改良,在市场上可以按个卖,实现了它的品牌和经济效益。为什么中国产的猕猴桃不是按个卖,而是按斤卖?是因为新西兰的猕猴桃每一个都是标准化生产,每一个的个头、成熟度都是标准量化的,和卖一瓶矿泉水一样。但是国产猕猴桃个头不一样,有些硬一点,有些软一点,没有统一的标准,只能按斤卖。二是品质和产量改良所依靠的农业技术。农民对于学习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他们会跟专家积极互动,对老师讲东西也会拍照、记笔记。因为,学知识能够帮他赚更多的钱。在这个背景下,我们在2017年成立了天天学农,天天学农是国内第一家面向农民群体的在线教育平台,我们主要是为种植户提供以经济作物为主,覆盖产前、产中、产后的整个生产过程中得农业技术。过去两年多,我们累计服务了超过2000万农民用户,合作了专家数超1000位。

  笔者:能简单介绍下农民一般什么情况下会学习?
  赵广:第一个场景——及时解决问题。比如果树叶子黄了,开始落果了,怎么解决呢?这时候需要快速找到答案。所以我们产品设计和内容设计上,会按照农事操作的关键技术点来划分。另外一个场景——储备式学习。当他们需要要种植一个新品种或者换种,比如现在种柑橘,发现2018年有一些非常火的品种,但是换品种是有差异的,因此希望系统的了解该品种种植的知识背景。

  笔者:能简单描述下天天学农平台上的用户画像吗?
  赵广:在天天学农近100人的团队中,每一个员工刚入职的同事,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到农村待一个月,去真正体验农民的生活状态。包括我自己,在公司成立初期基本上每个月都至少下乡一次。由此他们当下对公司服务的用户梳理了较为清晰的画像,用户年龄在25岁—49岁,在所有人群中占75%,18岁—49岁比例超过80%,用户最活跃的时间段,基本在晚上8点和11点,因为农民们白天大多在田地干活,晚上8-11点回到家才WIFI。其中主流的手机品牌非常有意思,就是OPPO、OVEO、华为、小米、IPHONH。

  笔者:天天学农是怎么做的课程呢?
  赵广:首先,按作物体系划分课程。比如以水果、柑橘、猕猴桃、草莓、芒果等都是目前市场价格较高、售卖非常火的品种。第二,根据每个品种不同的生长期,针对性的提供关键技术点课程,从品种选择、营养、修剪、病虫害等方方面面,把知识点贯穿起来,打造整个课程体系。
  后来,我们发现农业里面的老师IP非常受用。(拿出手机展示)比如图片上的老师叫钟善东,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民,种了一辈子的柑橘,他有250亩果园,一年的收入过百万。他掌握着两个技术,不动土栽培和快速修剪。不动土栽培就是不用去翻地再种植,主要是通过蚯蚓和微生物菌的方式去改善土壤。我们跟他合作,推出一系列关于营养和修剪的课程,包括一些线下课程,影响力非常大。他在平台上有差不多超过10万的收入,算是一个网红老师。
  此外,我们曾在广西等地开设过线下实操班。每一个人的平均收费是5天6000块钱,第一开班的时候这个班17人。有一个带班的同事,回来分享说“这个班的学员总身价接近10亿”。当时我很惊讶,这颠覆了我们对现代农民的一些认知。
  我们也策划了海外游学项目——学农出游。我们发现以前做几十块钱、几百块钱、上千块钱的课程,已经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特别是用户量达到100万以后,头部用户开始出现,他们的眼光已经放到国外了。这也超出我们的认知。

  笔者:在农作物的种植过程中,因为多种因素,农民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就像一个简单的病虫害,可能就会有几百种问题。那什么样的问题是农民最关注的,天天学农在课程选题中最大依据是什么?
  赵广:与销售有关联的问题,是最容易触动用户的,因为这个部分的问题是与农民的利益相关的,这也是公司内容制作内容的最重要标准。农业知识付费,它是跨领域杂交的新物种,它有教育、媒体、农业、出版各类属性。在农业知识付费平台上,用户最喜欢的专家类型有这三个属性:1、专业度。具备专业知识基本功。2、实战型。要有实战经验,他要有足够的种植经验,而这个经验是可以论证他前面的专业度。3、表达力。老师需要具备各种表达欲望、倾诉欲望。也是遵循这三个属性,天天学农目前所找的几百位老师里面,80%是实战派,一部分为学院派老师。

  笔者:从2016年知识付费爆发后,这几年也一直保持着相对快速的发展,但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付费用户活跃度不高,完课率低,不能为效果买单的知识付费也深受争议。那么天天学农为何选择知识付费这个赛道,其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赵广:目前在公司注册100万的用户中,20%是付费用户,用户的完课率达87%。公司当初选择知识付费赛道主要考虑以下几点:1、知识付费的概念已经在市场上比较成熟。2、如果提公司是做在线教育的,会显得有点严肃和沉重,其实农民并不是来天天学农接受教育的,大多数农民到平台上是带着疑问的,天天学农的课程也多是在讲这个领域有什么问题,这样的问题怎么解决之类,本质上也与传统的教育有着较大的区别。3、找到一些有经验的专业老师,为农民解决各种问题,以知识付费这种方式给农民做服务更合适,同时平台上所有的内容都对实操和落地有严格的要求。赵广也提到公司未来会走专业化路线,打造系统化的内容,通过一种标准化,线上的方式提高服务的效率,降低服务的成本。

  笔者:您是如何看用户下沉的?
  赵广:其实,从2017年开始做的时候没有想过用户下沉,当时只是发现农民有一个“种地”的需求,后来经济风口开始提“下沉”、“职业教育”。在农村做运营、做品牌,离不开所谓的三件套:刷墙、海报、条幅,这不是我们创的,是老一辈验证过的成功经验。目前很多大的互联网公司也都在做的,效果也是非常好。只要我们下乡,就带着海报、条幅。
  最后讲一下我们的创业初心。农民不是互联网的遗民,我们希望通过互联网,帮助他们建立科学且持续的知识体系。在这条路上,我们期待有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努力!
  2020年4月2日下午4点,天天学农春耕直播课的画面更是出现在了 CCTV2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正点财经》栏目。节目中,天天学农的签约老师车旭涛在直播中为广大农民兄弟讲解阳光玫瑰种植管理技术。
  此次登陆央视2套的直播课只是天天学农整个“抗疫情,备春耕“课程的一个小缩影。天天学农作为国内首个农民职业教育服务平台,已与超过1000名农业专家合作,上线超过5万节课程。疫情期间,天天学农在APP平台上特开辟了公益区,贡献了许多留树保鲜的技术,帮助果农减少因疫情产生的损失,另一方面,邀请各地专家讲解备春耕抢春种的知识,帮助农民夺回农时。此外,天天学农还积极与快手等视频平台合作,让更多农民能够免费观看到天天学农的农技课程。
  除了在课程内容和教学形式上作了多方面的探索,天天学农也越来越注重课前课后的系统服务。“既然是农民职业教育服务平台,我们要做好的就不仅仅是教育“天天学农创始人& CEO赵广表示,“我们希望所有来到天天学农的农民朋友都能在这里获得全面提升,不仅是知识和技能的提升,也希望通过天天学农的服务他们能真正蜕变成能一群更能推动中国农业现代化的新型职业农民。”所以,2020年天天学农开办了“学农校友会”。校友会聚合农业领域内所有爱学习,求创新的新农人。大家通过资源整合,互帮互助,带起整个农业领域勤劳致富,创新发展的新风尚。
  您还可以通过关注杂志杂志官方微信账号“睿鸷汇”获取其他更多精彩内容,或者直接订阅《睿鸷》

睿生活 Lifestyle
睿资讯 News
格调 Style

Copyright © 2014 上海睿鸷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44576号-1